请登陆!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 问题建议
小娃子首页 |亲子社区

449

浏览数
怀孕知多少?
2012-09-28 13:26:26    分类:默认分类  

怀孕了,准爸准妈们一些事还是得明白了,例如,二胎生育的政策,初生婴儿吐奶,孕妇如何胎教,小宝宝拉肚子怎么办。虽然这些事,妈妈们可能会觉得这事知道的有点早,但是要知道,什么事情早准备还是有好处的,至少不会弄个措手不及。妈妈们同意吗?现在我帮大家一一解决这些问题吧,
妈妈们现在有了解二胎生育政策吗?不知道,不用急,我来告诉你~~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夫妻可以要求再生育一个子女
婚前双方均未生育过子女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
1.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2.生育的第一个子女经区、县或者市病残儿医学鉴定机构鉴定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3.一方经有关部门鉴定为非遗传性残疾,影响劳动,生活不能自理的;
4.一方符合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条件的;
5.一方为从事出海捕捞连续五年以上的渔民,现仍从事出海捕捞的;
6.一方为本市农业户口且有一方为独生子女的;
7.女方为本市农业户口,无兄弟,其姐妹均只生育一个子女,男方到女方家庭落户赡养老人的。
婚前一方或者双方生育过子女的夫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
1.一方婚前未生育过子女,另一方婚前生育过一个或者两个子女的;
2.双方婚前各生育过一个子女,且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3.双方婚前各生育过一个子女,一方为本市农业户口且有一方为独生子女的;
4.双方婚前各生育过一个子女,其中一方生育的子女经区、县或者市病残儿医学鉴定机构鉴定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婚前双方均未生育过子女,婚后经本市二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患有不孕症的夫妻,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后怀孕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
生育第二胎需要办理以下手续
1.先向女方户籍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申请(具体部门是人口计生科)。
2.提交基本证明材料:夫妻双方的身份证、户籍证明、婚姻状况证明、已有子女状况的声明(该证明文本由计生科提供)和相关证明材料,证明材料是指:如果要反映你们夫妻是独生子女,就应当提供你们夫妻“本人是独生子女的声明”。
3.提出申请后,需经区、镇(街道)两级计划生育部门审核同意之后才可以生育。
初生婴儿吐奶又是怎么回事呢?
婴儿吐奶是比较常见的,胃部和喉部发育不够成熟是婴儿吐奶的生理原因,除了生理性倒奶以外,造成婴儿吐奶的原因还有很多,“新手奶妈”要好好学习下哦。
婴儿吐奶的原因:
婴儿吐奶原因一:生理性吐奶,生理性婴儿吐奶是一种正常现象,是由于新生儿的胃部和喉部发育不够完善导致的。
婴儿吐奶原因二:吃的过饱,宝宝吃的太饱或者是两餐进食时间间隔过短,也会导致吐奶。
婴儿吐奶原因三:吃奶后立马躺下或者剧烈活动,如果宝宝吃完奶立即活动剧烈,或者哭闹、咳嗽等都会导致吐奶现象;相反刚吃完奶也不应该要宝宝立马躺下,原因是由于婴儿的胃部呈水平位,且容量下,吃奶后立马躺下,乳汁容易冲开贲门,造成吐奶。
婴儿吐奶原因四:奶嘴洞口过大,婴儿奶嘴洞口过大也会造成吐奶,原因是洞口过大导致流出太多,造成宝宝来不及吞咽。
婴儿吐奶原因五:吸入空气,如果宝宝吃奶时,嘴与乳房之间有空隙,吸入空气也会造成吐奶。
孕妇如何胎教?
胎教主要指孕妇自我调控身心的健康与欢愉,为胎儿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指给生长到一定时期的胎儿以合适的刺激,通过这些刺激,促进胎儿的生长。是调节孕期母体的内外环境,促进胚胎发育,改善胎儿素质的科学方法。孕妇如何胎教呢?
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很多准爸妈的希望,而胎教是准爸妈必做的功课。那么什么时候胎教最好呢:
1、音乐胎教法:孕16周起。
2、对话胎教法:孕20周。
3、抚摩胎教法:每晚睡前。
4、触压、拍打胎教法:孕24周。
5、光照胎教法:孕27周。
小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拉肚子,作为妈妈,着急不说,还非常担心,宝宝这么小能给他吃药吗?如果不是非常严重的腹泻,最好不要给宝宝吃药,经常给宝宝吃药很容易引起宝宝对药物形成抗体,所以,管管从宝宝拉肚子时妈妈需要注意的事项开始,来分享一些有用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辛苦照顾孩子的妈妈们~~
宝宝拉肚子时,妈妈需要注意哪些:
(1)暂停添加辅食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减少哺乳量及哺乳次数或者延长两次哺乳之间的时间。
(2)母乳喂养的麻麻在婴儿腹泻期间饮食要清淡一些,喂奶前可喝一碗温开水,不要轻易断母乳。在喂奶的时候尽量让婴儿吃前部分易消化的母乳,避免吃最后部分含脂肪较多的母乳哦~~
(3)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吃脱脂奶粉或将牛奶烧开,冷却后去掉上面的脂肪,如此烧煮反复脱脂3次就成了脱脂奶。腹泻较重者,要减少奶量并用水稀释。可用1份牛乳加1/2份水或l/2份米汤,必要时可用l份牛乳加l份水或米汤稀释。待婴儿腹泻好转后逐渐增加直至全奶。

上一篇: 养育宝宝需要做哪些心理准备
下一篇: 生活总是乱七八糟,自己都埋汰自己了!!

用户名: 安全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