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陆!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 问题建议
小娃子首页 |亲子社区

22

浏览数
2019年10月20日 周日 妞妞成长第2482天
2019-10-21 16:31:09    分类:默认分类  

付永:充满恐惧的教育一定不是好教育

本次演讲的渊源是前年我们学校的杨校长带着他的女儿参加我们DE主办的柴达木戈壁荒原百公里徒步远征。因为那次行走,我和杨校长彼此结识。去年,我们邀请杨校长参加我们主办的全球明教育论坛,并请他主持了“教育的恐惧之源”现场辩论环节。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杨校发言说,“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有那么多的恐惧,尤其我们这些做教育的人和我们这些家长,我们的内心还心虚。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如果我们还恐惧还害怕,那我们内心当中一定有心虚的地方。



我非常赞同杨校长的这个观点。我们恐惧,一定是我们的内心有心虚的地方。


我们知道,恐惧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对未知的恐惧,另一个是由于自己想要的太多,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教育的恐惧,主要是来源于哪里呢?我的观点,主要可能是来源于第二个。我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无尽占有。我们对其期望很多,甚至自己没有或不能实现的梦想都期望让孩子来实现。于是,我们就开始了对孩子的控制。
在家,妈妈用无尽的唠叨和细致入微的“看守”,偶尔或经常还会有混合双打来管控孩子;在学校,用无尽的作业或所谓的规则制度约束着孩子;我们把手机,把游戏当成是洪水猛兽,孩子天生需要玩的权利,需要自己存在的权利全然被剥夺……
殊不知,越控制越恐惧,越恐惧,越控制,我们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恶性循环。再后来,我们就慢慢走入了歧途。
刚刚结束的十一长假,我带着十几个孩子从香格里拉徒步穿越走到稻城亚丁。其中有三位来自南方高一的大男生,徒步期间这几个男孩的几件事让我大跌眼镜,心怒不能不吐。第一件事情,每天上厕所都要问别人要手纸。第一次,忘记了可以原谅,营地都有备份,随时可以拿。但第二天第三天都还张嘴就问别人要,那一定不对了。第四天,有个男孩还问别人要,我实在忍不住了。‘我们没有,有也不给’。他说,‘那我怎么办?’
我说‘大自然中有树叶,有木棍、石头,学学动物怎么解决的?你怎么解决?’于是,这位大男索性就憋着不去厕所。这个男孩还算是好的。另外有一位,为了不上厕所,该吃饭不吃饭,尤其是水果和蔬菜不吃,说自己离开马桶就上不了厕所?!
要知道,这是全长120多公里,全程平均海拔3300-3500米的路线,有三次需要翻越4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垭口,每天那么大的运动量,为了不大便就不吃东西?!
高一的男孩这么做,我心里真如刀绞。还不算,这三位男孩在那么高海拔那么大的风险级别的野外行动当中,他完全听不进别人的任何口令。不是慢半拍,是慢两拍三拍,甚至根本就无视别人的存在。我感觉他们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直是呆着的状态。
我举这个例子,目的是引发我们的思考。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我们想想,如果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一个个连基本生存能力都没有的孩子,那我们的教育还剩下什么?我们是不是错了?
我们为学习、为分数,为升学焦虑,可是我们偏离了教育的本原。我们本该重视或引发焦虑和恐惧的东西,被我们的眼前功利浮云给淹没了,给掩盖了。


“恐惧导致控制”。我在很早就讲过,“控制孩子,说到底是我们成人自己的不自信。直白点,是我们的无知无能让我们想尽办法去控制孩子。



我知道,我的观点很不受待见,尤其是不少的家长和老师。我曾受邀在北京的一所市级示范中学讲座,那次初二和初三两年级的孩子及其他们的父母去听讲座。我原以为听众全是家长,但现场一看到那么多的孩子,而且这些基本都是从小学就被全市选拔到这个中学的孩子。本该是开始的时间,我在讲台站了五分钟,但现场还是一团乱。
大部分的孩子沉在自己的手机里,大部分的家长在交头接耳,我不知是因为我过于矮小,还是这个学校太民主自由,总之,现场的听众全然无视时间和我的存在。于是,我就默默地在那里站着,又过了几分钟,现场慢慢开始安静下来。于是,我就开始了我本次演讲的经典三句话,之后,我也经常引用这三句话。第一句,我对前面的两三百名孩子说,“刚才你们不尊重时间和讲者的表现,其根源不在于你们,根源我认为是在后面坐的那一群人
我们老祖宗告诉我们自尊尊人,是吧?你不懂得尊重别人,别人怎么会尊重你呢?而这种教育一定是最早从家庭当中传递出来的,是通过父母传递出来的。如果父母做不好,你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好?
第二句,“你们打游戏,手机,这是你们的权利。因为,你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如果有人不让你接触手机,不让你上网和游戏,就如同剥夺了你的水和阳光,剥夺了你的土壤。所以,我支持你们。但这需要有条件,有底线和规则。听到这里,孩子们开始鼓掌,但家长不干了,开始躁动,甚至有家长说我胡说,愤而离席。
第三句话,我说好的教育,好的学习,不一定都发生在学校和班级,哪怕就像我们这所算是最好的学校因为,教育的全部一定不仅仅是升学和考试。如果,我们一旦给考试和升学绑架控制,那我们一定会陷入恐惧之中,我们更会因恐惧而去控制我们的孩子。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有疑问,你心目中好的教育是什么?
“我认为的好教育,一定是真正‘以人为本’,尤其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真正尊重生命生长规律和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的教育”。所有违背规律的教育,都不是真正的教育,更不是好的教育,不管形式多么光鲜,多么靓丽,也不管学校多么知名,校长多么著名。因为,违背规律,最终必将导致失败。
真正的教育所说的以人为本,不是口头说说,而是一系列的系统行动。
教育人都说,我们也都经常听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成为人”。那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习,我们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呢?怎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完整的人呢?



01  独立生存能力

我想,在座的各位小伙伴都希望自己能自由,能获得别人尊重,对吗?可我们想过没有,如果我们连独立的生存能力都没有,你凭什么让别人尊重你?因为你没有独立的生存能力,你就必然要依附在别人身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看起来是很舒适的一种状态,实际上是一种没有尊严的生命状态。连这点尊严都没有,凭什么叫自由?凭什么让别人要尊重?
所以真正的教育优先解决的是孩子的生存能力,独立生存能力,这是最根本的教育目标。饿了知道吃,冷了知道穿,有危险知道逃避去跑,这是动物性本能,连这种动物性本能都不具备的教育,这还叫教育吗?这样的教育还能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吗?这是第一。

02  健全人格


第二,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除了刚才说的动物性生存能力要具备之外,还要具备什么呢?健全人格。这是精神意义上的人,也是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分之处。这两者系统统一,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有人说,人格教育,多虚伪的词。我不同意,人格教育,我认为是比知识教育,比应试教育更为重要的教育。
我们经常会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能吃苦,不够坚毅,不懂感恩……摸摸自己的心,想想,这样结果的形成,责任在哪里?在学校吗?在老师吗?在社会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应试压倒一切,那我们如何培养健全人格的孩子?这就引发我们对教育更深入的思考。
教育中,什么是真正的爱,我们应该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教育中,不管我们是老师还是家长,真正的爱孩子,首先要学会尊重,其次要学会放手。没有尊重,就没有真爱,没有真爱,哪有真正的教育?还有,你不放手,孩子怎么长大?你不放手,孩子怎么独立?不独立,哪来的独立人格,独立精神? 

03  终生学习


第三,我们要成为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还要有终生学习的能力。
当下,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尤其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的发展,社会的不确定性在急剧增加,人类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严峻。如果我们还固守着传统的思维,我们还死盯着着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训练,我们必将被这个时代抛弃。
我记得是未来学家迈克威尔写过一本书叫《奇点来临》,我是在攀登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雪山那几天看的。此书看后,我的确危机感陡增,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对待?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学习力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
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学习,我们的孩子应该怎样学习?针对于此,我一直有个观点,“学会学习再学习”,也就是我一直强调的学习力。
面对人工智能等更高新科技充斥的未来,我们需要具备的终身学习能力,是迎接未来不确定性挑战的必备能力。学习力,更是当下和未来教育的核心教育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这个时代抛弃。
诺基亚倒闭的时候,诺基亚一句话,“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但是我们失败了”。阿里巴巴全资收购台湾最大的连锁企业大润发的时候,大润发发布了一个声明,“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情,我们被这个时代抛弃了”。教育也依然是这样,如果我们还守着先前的那一套东西,你还盯着应试和升学,你也会被无情地抛弃掉。
学会学习,前提是我们需要理解学习的本质和基本机制。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对未知领域的主动探索。换句话说,真正的学习是学习者对感兴趣领域(事物)的主动探索。了解了这个本质,我们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如果在实践上能做到这一点,其实,所有的学习就会变得更游戏一样,甚至像游戏一样,让学生学习上瘾。


我知道,包括今天在座的很多人心里不赞同我的这个观点。那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大家理解为什么孩子玩游戏会上瘾?因为感兴趣对不对?大家想过什么叫兴趣吗?持续的好奇心就是兴趣。又有家长跟我说了,我们孩子学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是吧?我们原来报奥数,他也喜欢,报着英语,他也喜欢,包括什么其他艺术班也喜欢。
我说错了,真正的兴趣是在没有任何功利的诱惑,没有任何外力推拉压力的情况下,他依然对它非常专注的持续的保持好奇的那种状态。如果有个孩子已经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升学,不是为了工作,依然还对他这件事情这个领域这个方向保持着高度的专注,高度的好奇心,这才是他真正的兴趣。
想一想,我们如果10203050年一辈子,如果有这种好奇心,诺贝尔奖算什么?想一想我们现在有多少孩子能这样长时间保持专注?保持好奇?所以没有好奇心,就没有了兴趣,进而学习者主动学习最原始的动力就没了。

因此,让学习者主动学习,高效学习,前提是要把学习变成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这样,才能让学习者保持真正属于自己的兴趣。其实,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我们如何摒弃功利,如何给孩子真正的尊重,真正的爱。
其次,学习的内容和过程尽可能考虑孩子的心智特点,尽可能游戏化。大家不要一提游戏就是玩,就会上瘾。玩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学习,如果一种学习能像玩一样让孩子喜欢,那是多好的教育啊。如果一所学校准许孩子玩游戏,老师能和孩子一起游戏,那孩子得多喜欢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习呢。
此玩非彼玩——这样的孩子会玩,在玩中学。不要一提游戏,就怕上瘾,上瘾也未必全都是坏处,上瘾也有消极上瘾和积极上瘾之分。如果学习像跑步锻炼一样上瘾,这是多好的一种状态?
我们一定记住这句话,“当孩子一旦喜欢上了学习,所有的方法都是高效的”。借此引申开来,如果孩子一直能对学习保持兴趣,那主动高效学习将是必然。在这种状态下,不管学生本身,还是其父母、老师,恐惧应该不存在,起码不会被恐惧控制。
没有恐惧的学习,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才是真正的教育。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称为好的教育。
经常有人问我,你还有恐惧吗?你真的对死亡都没有恐惧吗?
我想,我能向死而生,应该是对死亡没有根本的恐惧。但我除了对未知的本能生理性还有恐惧外,心底我还有一种恐惧——怕我理想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怕我追求的教育辜负了孩子,辜负了信任和帮扶DE的人。
因为,我是用生命在捍卫我余生唯一的梦想——办一所没有恐惧的学校。
我不是学教育的科班出身,本次基于教育的演讲(观点)是基于我个人的经历,基于我们DE学校的教育探索。所言观点也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不当之处,恳请批评和指导
上一篇: 2019年10月21日 周一 妞妞成长第2483天
下一篇: 2019年10月19日 周六 妞妞成长第2481天

用户名: 安全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