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陆!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 问题建议
小娃子首页 |亲子社区

59

浏览数
2020年12月10日 周四 妞妞成长第2899天
2020-12-12 19:53:44    分类:默认分类  

一位妈妈的肺腑之言:不管多累,都不要把负能量传给孩子

最近,在安徽合肥的街头,一位女外卖员带着4岁女儿工作的事,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

妈妈去送外卖时,小姑娘就一个人坐在摩托车上玩,看到妈妈送完外卖回来,她会开心地帮妈妈打开箱盖。有时候累了,小姑娘就趴在后座上睡觉。据妈妈介绍,孩子的爸爸在家里什么事都不管。无奈之下,她只好提出离婚,独自带孩子出来,靠送外卖养活自己和孩子。每天早上8点钟,她会把孩子送到幼儿园,4点钟放学之后,再接上孩子,和她一起送外卖。等到晚上再送孩子回去,晚一点再出来,一天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妈妈将和孩子一起的生活,拍成视频,发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她说:

“凡事靠自己,越努力越幸运,自己挣钱花,真香。”


看完之后,莫名泪目了。或许,这只是她用来鼓励自己的一句“鸡汤”,在真实的生活面前,有些空洞。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位妈妈没有被困在不幸的婚姻里,自怨自艾。更没有抛下孩子,而是在努力与生活对抗,为自己和孩子谋一条充满阳光、充实可靠的路。

美国作家谢丽尔曾说过:

“人生无常,总会遇到我们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当我们无法改变世界时,我们至少能够做到改变自己。”

正如网友们所说,小姑娘在这样的妈妈身边长大,是幸福的。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人明明身处阳光当中,却只愿意看到夜晚的黑暗。有人每天为了得到“六便士”都已经用尽全力,却始终朝着头顶的“月亮”去努力。人生实苦。但为人父母,不管多累,请不要把负能量传递给孩子。


01

父母把家当成情绪“垃圾场”

孩子就活在“垃圾堆”里知乎上,有一种父母被称为“行走的乌云”。一位网友讲述:在家里梳头掉几根头发在水池里,妈妈能以“没有好习惯”,骂她半个小时。去超市买东西,已经两手拎满东西的她,没有及时给妈妈开门,妈妈能一路骂回家。她在家里做饭,妈妈便责怪她把厨房弄脏了。过年的时候,和亲姨妈搂了搂肩膀,妈妈又骂她,不知羞耻,把身体往人家身上贴,只是想要钱。有时候,她会和母亲对吵,有时候,会忍气吞声。她说,经常被她气得想杀死她。看到这里,背后生出一股凉意。看上去,是父母在教育子女,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实际上,是父母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当父母把家当成自己的“情绪垃圾场”,孩子也就生活在“垃圾堆”里。西班牙有一句谚语:“如果常常流泪,就不能看见星光。”对于孩子来说,父母言语里的否定,情绪中的暴躁,就是打落在他们身上的眼泪,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灵,一直湿漉漉的,无法抬起头,看见天上的繁星点点。父母养育子女,其实就像在照镜子。

你的行为积极,孩子眼里也有光;你的话语消极,孩子心里就是阴天。


02

父母怎么看待生活

孩子就怎么过一生心理学家曾奇峰有一个17岁的患者,得了抑郁症,自杀未遂,父母带她找医生寻求帮助。孩子说:

“爸爸很早出门,很晚回家,到家已经很疲惫,洗洗就睡;妈妈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唉声叹气,话都不说。


哪怕节假日,也是各自用自己的方式休息,整个家就像一个疗养院,大家都是伤病员。”

彼时,妈妈接话:“大家都知道,当医生辛苦,回家就想休息,有时候吃饭的力气都没有。”爸爸也说:“成天忙得不像人,回到家就希望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不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心事无处诉说,同学的矛盾无人开解,学业上的压力无处安放,加上父母浑身上下的负能量......曾奇峰老师说,这样的家,就像垃圾场。一个心智尚不坚定,阅历不够丰富的孩子,一直被父母的唉声叹气、生活实苦裹胁着,在他的内心,又会长出什么样的果实呢?没有阳光的家庭,孩子的内心,只有阴暗。消极看待问题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也不知道如何用成长型的思维,去经营自己的一生。在绘本《妈妈的红沙发》中,小女孩和妈妈、外婆一起过着平静的生活。有一天,一场大火将他们的家烧得精光。在邻居和亲人的帮助下,好不容易重建了新家,当大家送来吃的、用的时,原本家里受难的外婆,居然安慰起大家:“幸好我们还年轻,还能从头开始。”一场如此大灾难,摧毁了他们的家,却没有烧掉他们生活的信心。大火之后,妈妈更加努力工作,小姑娘也存下自己的零花,外婆则时常哼着歌做家务,一家人努力的生活。终于,她们存够钱买到了漂亮的红沙发。对于孩子而言,父母对生活的这份乐观,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父母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不是把一个个大道理,用语言的方式,灌输给孩子,也不是把孩子送去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把对生活、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传递给孩子。当你觉得,生活是一件特别苦、特别累的事,孩子便会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哪怕一直活着,也只是在生存,而不是在生活。当你遇到问题时,总是首先想到放弃,孩子也会习惯性地收起他善于思考的大脑,认为这是一件不可逆的事。父母对生活的态度,决定着孩子对待人生的态度。


03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

就是把阳光种在孩子心里《不抱怨的世界》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深有感触:
“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

胡适曾在《我的母亲》一书中写道: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胡适小时候,家里不富裕,大哥又不成器,欠下很多债务。

过年时,那些人讨债上门,从不见母亲有任何怨气,也从来没有对别人红过脸,她也从来不和孩子吵架。

孩子犯了错,母亲也从来不会在外人面前打骂孩子,而是关起门来教育孩子。


所以,胡适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环境下也学得了一丝好脾气。

英国的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在上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了依恋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在早期和母亲的关系形态,决定了Ta的依恋模型。

换言之,一个人在生命早期和母亲的关系怎样,长大后,他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就是什么样。

曼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爱德华·特罗尼克做了一个“静止脸实验”,更能说明,孩子的性格与母亲的情绪密切相关。

在静止脸这个实验中,妈妈与一个1岁左右的宝宝互动:


最开始,妈妈和宝宝打招呼,宝宝给妈妈反馈。宝宝随便指不同的地方,妈妈顺着看,给TA鼓励,和TA交流。用不同的表情变化配合宝宝的意图,宝宝表现得很开心。


然后,静止脸实验开始,妈妈不对宝宝做任何反馈,面无表情,宝宝发现了不对劲,开始想办法引起妈妈注意。


宝宝继续尝试让妈妈与自己互动,对着妈妈笑,指向远方,妈妈仍然面无表情。


不到2分钟,宝宝没有得到正常反馈,表现出了负面情绪,转身到处看,感觉到巨大的压力。最后,开始崩溃大哭。

实验证明,在母亲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孩子的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续下去,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死亡。

从这个“静止脸”的实验中,我们清晰地可以看见,孩子是通过母亲的情绪了解这个世界的。

如果一个母亲总是很快乐,孩子也会体验到这个世界充满快乐,他的性格里就会多一些明媚的气息;

反之,如果一个母亲总是很阴郁,这个孩子也会觉得世界阴云密布,他的性格里就会藏着狂风暴雨。

著名导演姜文在做客《十三邀》的时候表达过,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失败,就是处不好和母亲的关系。他在节目里说:

我很想让她高兴。比如拿到戏剧学院通知书的时候,我告诉她,觉得她该高兴了吧,可是她却说‘你那一箩筐衣服还没洗呢,别和我说这个’;后来又给她买房子,觉得她该高兴了吧,可她还是不高兴。


因为妈妈的不高兴,姜文说自己经常“不自信”。

一个不快乐的妈妈,会培养出一个不快乐、不自信的孩子。反之,一个快乐的妈妈,则会培养出一个敢于做自己、勇敢自信的孩子。

陈小春、应采儿这对欢喜冤家,是娱乐圈中比较稳定和长情的一对伴侣。

陈小春曾在电视节目中坦言,自己会和应采儿结婚,最重要的原因,是她来自一个非常有爱的家庭,非常开朗、快乐,这弥补了自己由于原生家庭而导致的抑郁气质。

应采儿的快乐不仅影响了陈小春,更影响了自己的儿子Jasper。


第五季《爸爸去哪儿》中,陈小春因为Jasper拿着大喇叭嬉笑大喊,格外生气,那怒火气场之大,让大人看了都想退避三分。

可Jasper不仅没被吓哭,反而拿起扬声器,用温和的口吻对陈小春说:“Can you stop angry now?(你现在能不生气吗?)”然后自动关闭了扬声器。

小小年纪的Jasper面对外界的怒火,没有心生恐惧,反而笃定地要求平等对话、温柔地表达自己,无疑展现了一个孩子的勇气和自信。

母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面镜子,如果有一个快乐的妈妈,孩子照见的自己,是被接纳的、是有支持的、可爱的、勇敢的、自信的;

心理学家斯霍勒博士说:

  婴儿在出生时,已经有了一套情绪机制的基础了。但他们并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而是通过与父母的互动,去进行参与,并在无意识中学会母亲的情绪管理方法。

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会直接影响孩子长大后与其他人的相处模式。

情绪稳定的父母,带给孩子的是一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能让孩子用更温柔的力量去看待这个世界。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把阳光种在孩子心里。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就是真爱的沟通和表达。让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懂得把爱带给身边的人,爱出者爱返,别人自然也会爱他,那么他这一生都会过得幸福快乐。


04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是父母最大的责任


现在很多父母都很焦虑,焦虑孩子的学习成绩、能力素质、未来出路等等,可是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人的情绪越大,智商越低。

想想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恐惧不安、充满负能量的环境里,如何能静下心来学习?

而事实是,家里越清静,你的孩子心越安,书越读得好。 

有些父母满不在乎,当自己随意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以为孩子过一段时间就会忘了,其实并不会。

正如周国平在《不想长大》中说:“孩子的心灵远比我们所认为的细腻得多,敏锐得多,我们千万不要低估。”

孩子看到面目狰狞的我们,听到从我们嘴里说出的刺耳骂声,其实他们内心正在瑟瑟发抖。

这些随意发泄出来的情绪就像是一把把尖刀,插进孩子柔软的心。

生活本就是一曲交响乐,充满不同的声音,父母要努力的,是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会在孩子面前吵架的父母,还不够关心孩子。足够关心孩子、足够爱孩子的父母,会在乎孩子的恐惧和心痛,会关注孩子内心天崩地裂的状态;当他们发现孩子此刻比他们更难过和无助的时候,会停下来。

孩子没有义务为父母的不良情绪去承担责任,别让他们过早地背负上枷锁,父母是孩子的心之所在。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的“行为理论”指出:

生活中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抱怨、沮丧,只会让生活越来越糟,情绪越来越差,以至于影响到孩子和家庭。
父母正面地看待生活,孩子才能感受到生活更多的善意。父母积极地面对生活,孩子才能学会情绪稳定地去处理问题。

不管多累,都不要把负能量传给孩子。下一次情绪失控的时候,请停下来看看身边孩子眼中的恐惧,听一听他内心的呼唤,此刻的他一定需要您的一个微笑和拥抱。

上一篇: 2020年12月11日 周五 妞妞成长第2900天
下一篇: 2020年12月9日 周三 妞妞成长第2898天

用户名: 安全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