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陆!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 问题建议
小娃子首页 |亲子社区
我发表的日记
  • 产后第一天要知道的事
    从产房出来那一刻起,新妈妈就开始坐“月子”了,这个月子过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新妈妈以后是否会留下后遗症。所以准妈妈们就得提前了解产后如何保养,尤其是产后第一天需要知道的事。  身体正常状况  体温略高。在刚分娩后的24小时,新妈妈的体温会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在这之后,新妈妈的体温大多会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脉搏略缓慢。由于子宫胎盘循环的停止和卧床休息,新妈妈脉搏略为缓慢,约每分钟60~70次;呼吸每分钟14~16次;血压平稳,变化不大,如果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明显下降。  子宫位移。分娩第一天,子宫底大约在平脐或脐下一指左右,大约在产后10天降入骨盆腔内。  下腹阵发疼痛。刚分娩后,新妈妈会因为宫缩而引起下腹部阵发性疼痛,这叫做“产后宫缩痛”,一般在2~3天后会自然消失。  分娩后好好休息  分娩过程耗尽了妈妈的体力,最重要的是休息,以确保体力的恢复。  现在很多都是母婴同室,宝宝与妈妈在一起,大约每隔3~4小时就要哺乳了,又要给宝宝换尿布,尤其宝宝一哭闹,妈妈就更没时间睡觉,所以妈妈应争取时间休息。  新妈妈策略:闭目养神或打个盹儿。  给宝宝喂奶  大脑发出信号增加乳…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1-06-28 14:15:41 | 评论:0 | 阅读:490
  • 宝宝与生俱来的9种潜能
    不要认为刚刚出生的小孩子什么都不会哦!很多本领可都是与生俱来的,这些潜能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挖掘,不然它会慢慢消失的。  宝宝刚一出生,就具备与生俱来的潜能——包括运动、感知、模仿、社交等能力,真是让人刮目相看。但这些潜能是要被及时发现,及时挖掘的,如果忽略了它的存在,潜能就会慢慢地退化,失去锻炼的机会。  1.行走潜能  及时发现:将手撑在新生儿的腋下,使他光脚站立在桌面上,宝宝会自动地向前呈直线迈步行走,就像在走猫步。  及时挖掘  坚持锻炼。每天5分钟,带宝宝在不同质地的平面上行走,不仅能巩固小家伙的肢体能力,而且也是个刺激触觉的好机会。  亲子体操。宝宝平躺的时候,可以进行腿部的被动运动,用双手轻轻握住小脚,呈走路的姿势前后摆动;把宝宝凌空抱起,锻炼他的蹬腿能力。  2.爬行潜能  及时发现:将宝宝俯卧姿势放下,用手顶住他的双脚,他会有向前爬行的姿势。  及时挖掘  训练蹬力。用左手环抱宝宝,右手支撑住他的双脚,轻轻推动,让宝宝自然而然地用力去“抵抗”,锻炼双脚的蹬力。  俯卧训练。宝宝的颈部肌肉还很娇弱,俯卧时间不易过长,尽可能让宝宝保持双手支撑在胸前的姿势,可以用玩具逗引,看…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1-06-28 14:04:33 | 评论:0 | 阅读:446
  • 引发新生儿黄疸的5种原因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平时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一旦发现有病理性黄疸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老刘的儿媳生了个孙子,全家人沉浸在喜悦中,孰料第三天孩子皮肤泛黄,连眼珠子也有点黄,急忙抱到县医院去看。医生说:莫不是感染了肝炎吧?更把一家人吓坏了,赶紧送成都找专家。诊断结果表明,孩子得的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指数略高,在医院做了两天蓝光照射,黄疸就退了。妇幼保健院儿科罗红裔副主任医师说,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大约有60%的孩子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这一症状,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惊慌,可根据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发展速度作一个初步判断,生理性黄疸不必过于担心,如果黄疸程度严重、发展速度快,则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以下5种:  1、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1-06-28 14:00:42 | 评论:0 | 阅读:752
  • 正确认识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6)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7)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1-06-28 14:00:10 | 评论:0 | 阅读:757
  • 保护新生儿脐带的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脐带未脱落之前  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脐带的消毒护理十分重要:在脐带未脱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湿到脐部创面。要经常检查包扎的纱布外面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签轻拭脐带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  第二阶段:脐带脱落之后  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以前曾经有人主张局部涂1%的甲紫(紫药水),因甲紫有杀菌、收敛作用,但由于甲紫的穿透力弱,有时表皮已有痂皮形成而底下却窝芷着脓肿,故现在多数主张采用蘸了75%酒精的棉签消毒。  但切忌往脐部撒"消炎药粉",以防引起感染。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其周围皮肤有红、肿、热、且小儿出现厌食、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肛表温度低于35摄氏度),提示有脐炎,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父母在护理新生儿脐部时需要特别注意脐疝,它是儿童常见病。  有些小宝宝,尤其是未足月的早产儿,脐带脱落后在肚脐处会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园形肿…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1-06-28 13:57:06 | 评论:0 | 阅读:721
  • 脐带脱落前后的护理要诀
    家长不能忽视脐带护理的重要性,新生儿的脐带一般5、7天脱落后根部留有痴皮,这层痴皮一定要待其自行脱离。痴皮脱离后脐孔缩小。如果此时脐孔仍有潮湿或有浆性脓样分泌物,可以用酒精将脐孔擦净,再涂1%龙胆紫药水或扑上消炎粉,用消毒纱布包好,每天更换1次,直到干燥为止。如果出生7天后脐带仍末脱落,家长不必着急,可任其自然脱落,但一定要避免沾湿或污染。脐带脱落后,若保护不好,可能引起脐炎,甚至发生蜂窝组织炎,导致败血症。  脐带护理这样做脐带未脱落时,要保持脐部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液甚至粪便浸渍污染脐部。不要给新生儿洗盆浴,擦洗下身时,不要浸湿脐带包布。如果脐带包布湿了,应马上更换,避免感染。要仔细检查脐部,若发现分泌物,可用消毒过的棉花棒沾75%酒精擦拭脐根部消毒。擦时从脐根部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  脐带脱落后,局部会有潮湿或米汤样液体渗出,可用消毒棉花棒沾75%酒精擦净或先用2%碘酒擦,再用75%酒精涂在脐根部及其周围皮肤上,不要用龙胆紫涂搽肚脐,以免影响观察脐部感染情况。仍然要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提示:在脐带护理过程中如果发现脐轮红肿""脐部有脓性分泌物""并有臭味时"…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1-06-28 13:53:48 | 评论:0 | 阅读:628
  • 免疫接种手册
    接种时间接种疫苗次数可预防的疾病出生24小时内乙型肝炎疫苗第一针乙型病毒性肝炎卡介苗初种结核病一月龄乙型肝炎疫苗第二针乙型病毒性肝炎二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次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三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次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白破疫苗第一次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四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次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白破疫苗第二次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五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三次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六月龄乙型肝炎疫苗第三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八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麻疹九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接种时间接种疫苗次数可预防的疾病1岁乙脑初免两针流行性乙型脑炎1.5-2岁百白破疫苗加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糖丸加强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乙脑疫苗加强流行性乙型脑炎3岁A群流脑疫苗,也可用A+C流脑加强第三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7岁麻疹疫苗加强麻疹白破二联疫苗加强白喉、破伤风乙脑疫苗初免两针流行性乙型脑炎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2岁卡介苗加强农村结核病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1-06-28 13:48:45 | 评论:0 | 阅读:552
  • 十标准判断新生儿健康与否
    1、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2、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3、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  4、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色绿粘笛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黄色(金黄色或浅黄色)。  5、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如超过或第一周内每日排尿达30次以上,则为异常。  6、新生儿体温在37-37.5摄氏度之间为正常。如不注意保暖,体重会降低到36摄氏度以下。  7、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后黄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8、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允、伸舌、右咽及拥抱等反射。  9、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个月开始起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  10、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1-06-28 10:08:53 | 评论:0 | 阅读:671
  • 母乳不足该如何喂养宝宝
    1、配方乳喂养  在没有母乳的情况下,配方乳喂养是较好的选择,特别是母乳化的配方乳。  目前市场上配方乳种类繁多,应选择“品牌”有保证的配方乳。有些配方乳中强化了钙、铁、维生素D,在调配配方乳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不能随意冲调。婴儿虽有一定的消化能力,但调配过浓增加他消化的负担,冲调过稀则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正确的冲调比例,若是按重量比应是1份奶粉配8份水。若按容积比应是1份奶粉配4份水,按此比例冲调比较方便。  奶瓶上的刻度指的是毫升数,如将奶粉加至50毫升刻度,加水至200毫升刻度,就冲成了200毫升的牛奶,这种牛奶又称全奶。消化能力好的婴儿也可以试喂全奶。  比起母乳喂养,冲调奶粉显得有些麻烦,尤其是在夜间喂奶,没等冲好,饥饿的孩子就会啼哭不止,这时急急忙忙冲好的奶又很烫,孩子不能立即吃。使用配方乳要妥善保存,否则会影响其质量。应贮存在干燥、通风、避光处,温度不宜超过15度。  2、牛奶喂养  牛奶含有比母乳高3倍的蛋白质和钙,虽然营养丰富,但不适宜婴儿的消化能力,尤其是新生儿。牛奶中所含的脂肪以饱和脂肪酸为多,脂肪球大,又无溶脂酶,消化吸收困难。牛奶中含乳糖较少,喂哺时应加5…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1-06-28 10:04:34 | 评论:0 | 阅读:471
  • 胎儿在妈妈肚里的九项娱乐活动
    自从知道自己腹中开始孕育一个小生命的那一刻起,准妈妈就把全部的爱倾注在胎宝宝身上。准妈妈虽然不能看见胎宝宝,但还是时时刻刻关注他的一切:他健康吗?他在做什么呢?  其实,在漫长的280天中,胎宝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睡觉。但在醒着的时候,他可是一个精力充沛、调皮好动的小家伙,拥有你想像不到的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到处游走、打哈欠、玩弄脐带、吸手指、甚至是啃自己的小脚丫……  项目1、遨游羊水中  在还不能称为“胎儿”时,他们就开始在妈妈的子宫内四处游动了,这种漫无目的地游动没有什么姿势可言,随心所欲,随遇而安,像只悠闲的小海马。这一“健身”活动从胎宝宝6周大一直持续到怀孕后期,直到他的个头大得不能漂浮在羊水中才算结束。  项目2、打哈欠、吮吸和吞咽  准妈妈怀孕11周时,外型开始悄悄地变化,但因为胎宝宝只有一颗李子大,还不足以引起别人的注意,相对而言,腹中的胎宝宝却发生了天大的变化。他的心脏开始向所有内脏器官供血,并通过脐带与胚胎进行血液交换。这是胎宝宝身体成长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他也学会了一些新的本领——打哈欠、吸吮和吞咽。  胎宝宝打哈欠如同我们一样,把嘴张得大大的,但他是不是也是因为困了…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1-06-23 15:38:15 | 评论:0 | 阅读: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