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腐败不除,侈谈中国崛起
2017-08-02 11:55:14 sll328000 小娃子网 www.xiaowazi.com

  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E分卷于2009年12月19日在其网站上公布,中国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讲师钟华、焦虑症怎么调理工学院讲师刘涛,两年内在该刊物发表的70篇文章存在造假,一次性予以撤销,并将该校列入黑名单。(中国青年报1月5日)

  大约在2008年相同的时候,浙江大学校长收到一份由两家国外期刊主编联合发来的传真,其内容是这两家期刊刊登了以该校副教授贺海波为第一作者的一稿双投文章,决定撤稿,并希望浙江大学进行内部调查。这起院士课题组学术论文造假事件在2009年初闹得沸沸扬扬。

  本来,对于向来注重面子,尤其是“国际面子”的我国民众来说,丑闻接连发生到“国际”,应是十分痛心的,可是,对于上述这些学术丑闻,老百姓却早已见怪不怪,而涉事的高校,也并没有由此感到有多丢脸——浙江大学将当事院士的责任认定为“疏于管理”,而井冈山大学这起丑闻,被迅速稀释在另一条更重大的新闻中,有研究者指出,我国的“代写”论文产业,已经形成10亿规模。焦虑症症状

  现在,在我国学术界,已没有最丑,只有更丑的丑闻,而且,对于学术丑闻,已经产生了审丑疲劳。如果学术丑闻没有“名校”、“校长”、“院士”、“国际”这几个关键词,媒体都懒得有热情关注。2009年全年曝光的学术不端,绝大多数与这几个关键词有关。

  其实,任何国家的学术界,以及一流大学,都有可能出现丑闻,出现丑闻并不可怕,可怕是在丑闻处理过程中不断产生“次生丑闻”,以及对丑闻最终的熟视无睹,甚至潜规则大行其道。前者表明学术制度出现严重病变,失去自净能力,后者表明整个学术尊严全部丧失,学术价值体系瓦解。这样的学术环境,不但将影响我国学术的国际形象,让合作者望而却步;更重要的是,难以出真正的一流的成果,“科研成果”数量惊人,但却少有学术价值,而且,会影响到长远的人才培养,延缓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没有杰出的人才,怎可能有大国的崛起,无怪乎钱学森先生在身前,一直忧虑我国的教育问题,指出教育问题绝不亚于经济问题,提出了中国为何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的世纪之问。焦虑症最佳治疗方法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为4200万人,数量是世界第一位;2007年我国EI论文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2008年我国SCI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三,专利授权量世界第四。可与之对应,我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08年,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为93706件,其中50%以上来自外国的公司,大量的是跨国公司。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在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3种专利中,国人申请100件专利中,发明只有18件,82件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来自国外的申请,100件中有86件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发明专利。缺少核心技术,使我国的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蛰伏在最低端中。(中国青年报2009年12月28日)来院路线

  论文在派完评审、考核功能之后,就放进垃圾堆,有90%以上的论文被学界自身称为“垃圾论文”哪些是焦虑症的诱因;科研成果在鉴定之后就完成使命,超过90%的“成果”被束之高阁,这样的学术研究,危机四伏。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就寥寥。

  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处理学术学术不端,次生丑闻频频。我国教育部门要求的对学术不端“零容忍”,在很多高校变为了“零处理”,而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异,在于学术已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或者说,形成了学术利益共同体。在政绩、课题、经费、个人荣誉等利益的交织中,学术不端被保护、被纵容,以至被发扬。道理很简单,如果论文发表数是一个学校领导的政绩,造假可以提高论文发表数,造假是被保护还是被禁止呢?当出现造假,一所学校的政绩要被一票否决,领导们是会积极处理造假,还是掩盖造假不让其曝光呢?

  对于我国学术界的上述状态,国际学者忧心忡忡,去年曾有一位旅欧学者找到我,说出他对国内学术界无法治理学术不端的无奈。在笔者看来,社交焦虑障碍纯净我国学术环境,重建我国的学术土壤,不仅关系到我国学术的国际声誉,更关系到我国创新能力的真正提升。但纯净和重建的任务不可能基于现在的学术管理体系完成,如果大学与学术界,依旧行政权与学术权不分,以行政为主导配置资源,那么,学术腐败会更加猖獗,对于我国高校和学术界来说,淡化行政色彩,回归学术本位,实行学术本位管理,建立学术共同体价值观念,才是治理学术环境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