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陆!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 问题建议
小娃子首页 |亲子社区

205

浏览数
2015年4月1日 周三 妞妞成长第890天
2015-04-03 10:40:29    分类:默认分类  

   今天读了一篇微信博文《教育孩子过程中,常被父母忽视的双重原则》,细思平时和妞妞生活、教育的点点滴滴,却有忽视的地方,并且有些已经在影响孩子的性格成长。比如说:

    1、教育妞妞要学会分享,却忽视了别人不和妞妞分享玩具或其它东西时,孩子应当如何去应对。类似事件有个插曲,我的一个同学告诉我,她现在就非常后悔,她也总是要求她的孩子什么都跟人分享,但是事实上,别的孩子不会什么也都会跟她的孩子分享,孩子自然觉得非常委屈,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好像她总要在乎别人的感觉,而别人却可以不用在乎她,这对孩子幼年自尊心的树立危害很大,容易找不到自我而引起自卑。

    2、物权的概念!?这是爸比妈咪儿第一次听到对孩子教育会涉及物权。总以为大人才会晓得,看来还是理解和意识有错误的导向,应该引起重视,从小就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物权理念。希望家长能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物权概念,所谓物权,就是让孩子明确,我的东西,我的选择,我的权利,我要承担的责任。简单到事情,就是你的东西,你可以自己决定,可以给人,也可以不给,这是你的权利,同样的,别人的东西,对方可以给你,也可以不给,这是他的权利,在这里就有一个需要承担的责任,就是当你拥有给和不给的权利时,同样要承担对方给或者不给的结果,上述原则是完全统一的,这样孩子就能接受。


教育孩子过程中,常被父母忽视的双重原则

    平日里,常常有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在和小朋友相处的时候,一有什么不满意的,就抡起小拳头打人,你说他是不是会有暴力倾向?在玩玩具的时候,从来不管玩具是不是自己的,也不管对方是否愿意给他玩,他想抢就抢,完全不顾及别人感受。


  也听到过很多家长自己分析的结论,都是让家里长辈给惯的,孩子要什么都依,你看现在这个脾气,完全自我中心,做什么都觉得理所当然。但事实上,爷爷奶奶同样觉得很委屈,他们觉得自己其实带的是严厉的,孩子不听话,有过分要求,我们一样没纵容啊,我们也打的训斥的,或者惩罚的。


  在带教孩子的过程中,某种状态的出现,有时是很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并非很单一,而这里想要分享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自己教养孩子的方式里,常常可能被我们忽视的一些细节,暂且叫它双重原则。


  一、打人


  先说那些常常要打人的孩子,让父母很难做,孩子小,需要常常带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有些社交和互动,但是一碰到违反他心意的,顺手就打人,非常的自然。做父母的会非常的尴尬和懊恼,一则担心孩子的性格趋向,二则非常的缺乏教养,让大人脸上挂不住。
一般这样的事件,发生在男孩子身上会多些,众所周知,在中国,养男孩子和养女孩子的方式一般不太一样,养男孩子就比较粗略些,外加男孩子相对来说比较好动,调皮,所以管教的方式里,挨打也多些。那什么时候挨打,就是我要你这样做,你却偏要那样做的时候。一开始,家长可能还比较客气的说些道理,不听,过度到吼,再不听,动作就直接上来了,不打不成器啊。


  我们暂且可以把上述过程解读成这样的暗示:违背我意愿的时候(没照我的话说或者不听我话),我就要打你了。


  接下来发生的,就是当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一旦对方做的方式是拒绝他或者违背他的意愿,他就要打人。在他看来,这个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他遵循了家里带教的方式:违背我意愿的时候(没照我的话说或者不听我话),我就要打你了。


  那这个时候家长会如何,显然是第一时间喝止,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对的。可事实是,在家里,家长却是这个方式的第一或者是坚持贯彻者,这里有一层隐喻,就是你打人就不对,而我们打你却是对的,这完全相反的方式让孩子会感到非常的矛盾,困惑甚至委屈,因为对幼年的孩子来说,单一原则常常是他们维系安全感的一种方式,而这样的双重原则,显然破坏了他的安全感。事实上,孩子确实是没做错什么,只不过,家长在不同的场合里,因为自己的角色或者立场不同,而改变了原则。


  而这些对孩子来说,轻则影响情绪,容易把孩子引入焦虑,暴躁和对抗,严重的,做什么都是自我原则,辨别是非能力很差,从而影响未来的人格构建。


  二、抢玩具


  同样的非常频繁出现的还有抢玩具,但是这里会有两种状态,先说第一种,孩子的玩具,通常你可以替他决定他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不可以玩,于是在孩子的概念里,他也会觉得,别人的东西,他也可以替别人决定对方是否可以玩。所以当两个孩子玩的时候,他就很自然的可以抢别人的东西,但是这个时候,你告诉他,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抢,但是在家里的时候,家长却可以任意处置他的东西,在此,家长对自己就实行了双重原则。


  下面是第二种,出去玩的时候,当遇到小朋友想要他的玩具,而他不给,你会告诉他,玩具要跟人分享。而当他去拿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时候,你又会告诉他,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不想给的,要给,他想要的,人家如果不给,他就不能要。在不经意中,我们对孩子又一次实行了双重原则。


  类似事件有个插曲,我的一个同学告诉我,她现在就非常后悔,她也总是要求她的孩子什么都跟人分享,但是事实上,别的孩子不会什么也都会跟她的孩子分享,孩子自然觉得非常委屈,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好像她总要在乎别人的感觉,而别人却可以不用在乎她,这对孩子幼年自尊心的树立危害很大,容易找不到自我而引起自卑。


  在这里,用了非常日常的方式来展示,也用特别简单的说辞来解读这些双重原则,是希望让家长清晰的看见,在带教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特别的去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也在很多的时候,为了让自己觉得舒服,就多原则的去对待自己的孩子,是非常不应该的。


  三、物权概念


  其实多半家长,在自己独自面对孩子的时候,原则还是比较统一的,但是在有别人的时候,原则就摇摆了,所以在这里,希望家长能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物权概念,所谓物权,就是让孩子明确,我的东西,我的选择,我的权利,我要承担的责任。


  简单到事情,就是你的东西,你可以自己决定,可以给人,也可以不给,这是你的权利,同样的,别人的东西,对方可以给你,也可以不给,这是他的权利,在这里就有一个需要承担的责任,就是当你拥有给和不给的权利时,同样要承担对方给或者不给的结果,上述原则是完全统一的,这样孩子就能接受。


  同样的,别人可以和你玩,也可以不和你玩,你可以跟别人玩,也可以选择不和别人玩,没有必要什么都要分享,也没有必要什么人都要友好对待,不乐意可以允许,不喜欢也可以存在,这个完全由你的自己的感觉来决定,相反别人也同样拥有这样的权利,大家都平等的享有和承担,让孩子明白这个是最正常的事,在遭到拒绝时候,也不需要觉得沮丧难过。


  当孩子在生活里树立了这样的物权概念,那么上述打人,抢玩具之类的事情,就不太容易发生了,因为他明白对方可以拒绝,这个是再正常不过的常识。除此之外,树立了物权概念的孩子,在很多时候看上去会比较有主见,因为对东西,选择,权利这些感受,比别的孩子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知,而且看上去,情绪会相对稳定,外界对他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除了上述之外,其实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别的双重原则,比如现实当中有很多孩子是家里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教,那么如果父母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教的完全不同,对孩子来说一样是双重原则。


  又或者,你也会常听到这样的担忧,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别的都挺好的,就是希望他能更安静些,别那么张扬,要不就是我的孩子太乖巧了,能再主动些,OPEN些就好了。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总是可以理解,只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你也需要清晰,当你在幼年的时候如果把孩子往主动,自由,外向,积极得方向引导,那么孩子自然就好动些,如果你是往听话乖巧的方向培养,自然孩子也就少些外向了,这些是你在当初都应该想好,有些性格一旦形成,就是一对一打包来的,无法按你的意志来修正,不然,家长同样是犯双重原则的错,会让孩子不知所措。


  上诉类似的双重原则,要拿出来说,是因为看似小事,却是大比例的存在在我们孩子的生活里,在我们怀着美好的教育期待的背后,多些常识,少些伤害。




上一篇: 2019年1月21日 周一 妞妞成长第2213天
下一篇: 2015年3月31日 周二 妞妞成长第889天

用户名: 安全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