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陆!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 问题建议
小娃子首页 |亲子社区
我发表的日记
  • 教子十二篇之七
    (七) 嘴随着腿 我母亲说过:“嘴随着腿”。这话的意思是说,小孩子会说话与会走路是相关的。会走路了,会说的话也就多了。 老母亲没文化,却常常能说出一些至理名言。 我体会,之所以嘴随着腿,是因为小孩子会走路后,接触的东西就多了,也就是实践能力提高了。所以要表达的东西也就多了,自然就能学会说更多的话,思维也就更丰富。 体会到这一点,我除了教儿子说话外,很注意让儿子接触更多的东西,接触更多的人。 我很想教他背《三字经》,但当时这还是四旧,没人敢教孩子念这个。想起老人家喜欢三李诗词,就开始教儿子背诗词。先是李白的《静夜思》,再是《望庐山瀑布》,《忆秦娥》;杜甫的《绝句》;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再到苏轼的《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等。至儿子一岁半,已能熟练背诵四十余首古代诗词。至于《三字经》,在他小学五年级时我还是教他背过了。但总觉得晚了一点。 在此期间,经常带他到亲戚朋友家去见见世面。每至一处,总有人逗他背背诗词,儿子总是大大方方的连背带表演,赢得大家的赞赏,也赢得了不少好吃的东西。他也越背越来劲。…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2-12-04 23:45:18 | 评论:0 | 阅读:242
  • 教子十二篇之六
    (六) 刷碗 儿子四岁了,我与妻子商议,该让他学着干点活了。 他能干点什么呢? 人天性喜享受权利,懒尽义务。而许多人却能够自觉的尽义务。其原因何在,据我的观察和思考。父母对孩子幼时的教育,培养孩子尽义务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为人父母者,必须明白一点,如果在孩子世界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也就是幼年时期,不能给孩子养成尽义务的习惯。等有一天,比如说,到初中,你觉得事情不对了,要求他也应该为家庭尽点义务。这时,他绝不会觉得尽义务是应该的,而会认为是父母的刁难,他会要求你理解他,而这个理解,就是理解他享受权利的需要。至于义务,对不起!他脑子里没有,因为你没灌输给他这种观念,他没有尽义务的习惯。到这时,你如果要管教,他会跟你耍泼放赖,或者离家出走,甚至威胁要死给你看。而且,这种孩子抗挫折能力特别差,一点委屈都不能受。 有鉴于此,儿子很小时,我就注意培养他的责任意识。 前面说的为奶奶送饭是一例。 现在四岁了,要让他干点活儿。 琢磨好长时间,决定先让他学着洗手绢。 自此,儿子的小手绢就是自己洗了,尽管…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2-12-04 23:43:58 | 评论:0 | 阅读:270
  • 教子十二篇之五
    (五) 有鉴于贾政的无奈 《红楼梦》我记不清看过多少遍了,大约总不下二十遍吧!第一次看,是在小学五年级,那时年幼无知,似懂非懂。看到《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当看到贾政痛打宝玉时,对贾政十分痛恨。随着年龄增长,渐知人事,特别是有了儿子,为人之父后。逐渐理解了贾政当时痛打宝玉的心情。越思越觉得此一回书包含着深刻的教子之理。 天下父母,哪一个不爱儿子。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宝玉大展诗才,妙题联额,贾政嘴上不说,心里又何尝不喜。 此时痛打宝玉,其原因,就是他自己说的\"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劝解!明日酿到他弑君弑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在那个年代里,以宝玉那种不守规矩的性格,如不严加管教,长大成人,酿成灭门之祸,并非不可能,贾政作为一家之主,身上担着千斤重担,不能不为阖家的命运考虑。 宝玉无法无天性格的形成,其原因就在于贾母及王夫人的娇纵,溺爱。贾政碍于贾母对宝玉的喜爱,而宝玉又真的能给贾母带来许多欢乐。为了尽孝…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2-12-03 20:13:44 | 评论:0 | 阅读:294
  • 教子十二篇之四
    (四) 三岁看老 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个人认为:教育是从零岁开始的。零至三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俗话说:“三岁看老”。这句话告诫我们,三岁前的教育,是奠定人一生世界观的最重要时期。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刚刚出生的时候,都是能够成为好人的。谁能说,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是不善良的呢? 而随着其生命历程的发展,小孩子接受了不同的教育,接触了不同的环境,逐渐变成了不同的人。而零至三岁,一个人接受的教育,形成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行为习惯。是他以后接受别的思想,形成更多行为习惯的基础。 所谓“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小孩子生下来,具备了一个人的大脑,这是他能够学会人的思维的内因,然而,如果没有教育,小孩子是不可能自己产生思想的。美国有个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从孤儿院里领了四十个刚出生的婴儿,派人喂养他们,但严禁任何人同他们说话,在他们面前也不准说话。他想知道人的意识到底能不能自己产生。如此一年,这一残酷的试验遭到了社会舆论的强烈抨击,试验被迫停止了。这些可怜的孩…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2-12-03 20:11:44 | 评论:0 | 阅读:234
  • 教子十二篇之四
    (四) 三岁看老 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个人认为:教育是从零岁开始的。零至三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俗话说:“三岁看老”。这句话告诫我们,三岁前的教育,是奠定人一生世界观的最重要时期。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刚刚出生的时候,都是能够成为好人的。谁能说,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是不善良的呢? 而随着其生命历程的发展,小孩子接受了不同的教育,接触了不同的环境,逐渐变成了不同的人。而零至三岁,一个人接受的教育,形成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行为习惯。是他以后接受别的思想,形成更多行为习惯的基础。 所谓“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小孩子生下来,具备了一个人的大脑,这是他能够学会人的思维的内因,然而,如果没有教育,小孩子是不可能自己产生思想的。美国有个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从孤儿院里领了四十个刚出生的婴儿,派人喂养他们,但严禁任何人同他们说话,在他们面前也不准说话。他想知道人的意识到底能不能自己产生。如此一年,这一残酷的试验遭到了社会舆论的强烈抨击,试验被迫停止了。这些可怜的孩…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2-12-02 19:10:22 | 评论:0 | 阅读:262
  • 教子十二篇之三
    (三) 给奶奶送去 儿子两岁多了。已经能端着一个小碗,自己吃饭了。 从那时起,我家只要做一点好吃的,或不常吃的东西,总是盛在一个小铁碗里,让儿子给奶奶去送。(那时,我与母亲同住一院,是自家的院子)在这方面,他的妈妈是个很明理的人。 儿子第一次给母亲送东西吃,老太太高兴得不得了,赶紧找出糖果,奖赏她的宝贝孙子。乐得她逢人就说:“我的孙子比个小狗管用了,能给奶奶送好吃的了,有点好吃的总想着奶奶。” 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久而久之,只要家里有好吃的,儿子总是先想着奶奶,有时我们两口子忘记了或觉得没必要送的东西,只要他奶奶那边没有,儿子总是及时提醒:“还没给奶奶送呢?”我妻子就赶紧盛好,让他去送。 每当看到儿子用胖嘟嘟的小手,小心地端着那个小铁碗,摆动着两条小腿,往母亲屋里走去。 听着从隔壁传来的祖孙俩的笑声,我感到欣慰。老母亲一生多病,受尽苦难。能享受到孙子的一点孝心,也不枉了老人家辛苦一生。 时至今日,只要儿子在家,给母亲送东西的任务仍由儿子来完成。不过,现在,儿子能为母亲干的事情更多了。母亲的电视不清晰了,…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2-12-02 19:08:12 | 评论:0 | 阅读:257
  • 教子十二篇之二
    (二)残忍  还是仁慈 儿子会走了,这是好事。可是,冬天快到了,又是愁事。 愁什么呢?就我住的那草窝,两间屋,共十四平方,当时也算不错了。可一生炉子,这炉子只能放在交通要道上。儿子刚刚学会走路,如果限制他的行动,那是愚蠢的;如果任他自由行动,让炉火烫伤,不用说夫人,就是他奶奶姥姥也会把我吃了。毕竟,我儿子是双方老人所见到的第三代第一人。 面对如此难题,尽管我自视颇高,很为自己的足智多谋骄傲。可一时也想不出什么高招,真是愁煞个人了。 冬天到了,火炉生起,屋里暖和了,可儿子的自由也受到了严格约束,更苦的是老子,天天担惊受怕不说,自尊心也受不了。这么个小问题都解决不了,枉读了几十车书了。 一日,炉旁读书,一是暖和,一是负有重大责任。 忽然,“条件反射”四字映入眼睑。 “有了”。 我一下子站了起来。我想起了巴甫洛夫,他老人家训练小狗,不是用的这个法子吗? 儿子虽然不是小狗,但条件反射的原理也肯定适用。 我没敢声张,我想的这法子太损了。夫人肯定不会同意。 第二天,是周日,夫人打早班,早早…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2-12-02 00:04:13 | 评论:0 | 阅读:265
  • 教子十二篇之一
    教子十二篇 (转)可惜看到的太晚了(一)“自己爬起来” 不知道天下还有没有我这样狠心的父亲,儿子摔倒了。从来不拉,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酷的声音命令:“爬起来”。 儿子出生在腊月初一,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春节刚过,也就是儿子刚刚满月,我也不知那根筋不对头,突发奇想,要对儿子进行锻炼。于是在寒冷的冬天,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抱着儿子上街转一圈,美其名曰:“冻一冻,锻炼锻炼”。一直坚持到春暖花开,到夏天,到秋天,再到冬天。不过,第二个冬天就可以拉着儿子温暖的小手上街冻一冻了。还别说,这一招许是见效了,直到今天儿子很少感冒。也许沾了儿子的光,我也很少感冒。 俗话说,“三翻六坐八爬嵖”。是说小孩子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坐,八个月会爬。可我这小子的百岁照片,是我把他放在自行车前的小孩座上带到照相馆的,当然,后座上坐着他的妈妈。(注:那时交通规则不严,没有现在这么多汽车) 这小子,八个月就能自己站起来了,未满十个月就能趔趔趄趄自己走了。 我的狠心也就是从这时开始表现出来的。 小孩子学走路,没有不摔跤的,我的儿子也不可能例外。例外的是,我…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2-12-01 23:49:24 | 评论:0 | 阅读:505
  • 宝宝早游戏
    宝宝早教游戏12个月婴儿的早教游戏  宝宝快1岁了,已经学会爬,并逐渐学会站立和行走,随着活动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增强,对身边的任何东西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好奇心非常强。有的宝宝对电话里的声音感兴趣,常常牵拉电话线;有的对墙上的电源插孔感兴趣,常用小手指去捅,家长越是阻拦,就越要去试。小宝贝变得调皮、不听话了。学童谣小嘴巴,小嘴巴,圆溜溜;娃娃哭,像喇叭;嘻嘻笑,像花朵。气球吹,大了;飞,高了;砰,炸了。小兔骑老虎 娃娃属小兔,爸爸属老虎;娃娃骑爸爸,小兔骑老虎。小老鼠 小老鼠,戴面具。啥面具?小花猫。吓吓你,吓吓他。照照镜子吓了谁?吓得自己叫哇哇。趣识身体部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这时的宝宝应该可以认识自己身上的各个器官了,如手、脚、嘴巴、眼睛、肚子、屁股等,尤其是洗澡的时候可以不断重复认识。训练宝宝的记忆能力,宝宝最先认识眼、耳、口鼻、手脚等,然后会认脖子、肩膀、膝盖等。学配大小瓶盖或盒盖拿几个大小不同的空瓶子或空盒子,把盖打开,让宝宝试着把盖盖上或拧上。通过不断地尝试,锻炼宝宝手眼协调能力。蜡笔涂写准备纸张和蜡笔,让宝宝右手握住蜡笔,在纸上乱涂。当宝宝发现手的运动可以…
    [阅读全文]
    发表于2012-12-01 23:48:35 | 评论:0 | 阅读: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