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陆!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 问题建议
小娃子首页 |亲子社区

2145

浏览数
画家林曦回忆母亲的家教秘法
2013-11-14 02:07:53    分类:默认分类  

来源:豆巴士童装

小豆说说:先 介绍一下林曦小老师吧,1983年生于重庆。之所以说小老师,因为年龄小嘛。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获硕士学位现为职业画家曾于法国、印度、澳门、香港、泰国、尼泊尔、新加坡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个人书画集、画集、小说、个人音乐专辑《水泉院》。林 小曦的自我介绍29岁,女,非典型魔羯座。10岁以后被别人介绍做“神童”,20岁之后又改为“才女”,没上过中学,前后进过三所大学,硕士学位,自认是 读书考试的好材料。算是有宗教信仰和世界观,但是说的比做得多,不够虔诚要求。常常扪心觉得惭愧。算是有专业成就,画画得相当专业,只是自己觉得画画的时 间太少。喜欢弹琴,写字,读书,看电影,其余时间都在聊天喝茶,立志做个闲人。不能算好打扮,一切都把舒服放在第一位,但是打扮完了称得上很顺溜。喜欢说 大实话,习惯了的都觉得还能接受,不习惯的相当挑战。某些事很豁达,某些事很较真儿。这点上比较极端,也可称作有个性。生性喜欢做加法“拿起”,后天深感 减法“放下”的好处,慢慢自觉在减速,减负。

——————————

       随着周围拥有小朋友的新科爸爸妈妈日渐增多,我很快就变成了“如何教育小孩”以及如何“教育出天才儿童”的答录机一只。所以,我打算整理一下我关于此类问题的答案,以便以后能标准答复,不至于因为我的状态好坏而影响到回答的完整性。毕竟,那么可爱小朋友生下来了,就不能被塞回去,“教育”是一个作为父母必须要修好学分的课程,并没有逃课的机会。我特别喜欢一位姐姐的说法,她说,“女儿的存在让我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为了让我成为一个“好人”,我娘付出了很多心血。我一直都深深感激,觉得无以为报。


关于我娘的教育观点,我总结为以下五条:


1,在婴幼儿时期,小朋友安静和专注的时间越长,未来他的智商越高。


       因此,我娘发明了很多超强的方法,其中以我半岁开始劳动才能吃奶最为离奇。


       方法两个,第一是摘棉絮法,把棉花撕成若干棉絮洒在呢子布上面,然后由我一根一根把棉絮摘下来。从一天一张,到一天数张。第二是胶绳解结法。把胶绳(我估计是根跳绳的材质像,但是更细)打上若干疙瘩(估计不是死结),让我一个一个解开,从一天10个到上百个。


       每次听我娘讲这两个方法时,我都无比佩服她惊天地泣鬼神的想象力和耐心,我连教小狗定点上厕所都教不会,她居然可以让半岁的小朋友乖乖劳动。


       其结果是,据说我两三岁的时候就可以专心看书一下午以及现在解开一堆缠绕的绳子都比别人快。


       另外就是我娘根本不给买任何玩具,一串钥匙玩半年。一个气球玩一周。


       无他,习惯枯燥,培养专注。


       常常看见现在很多小朋友沉迷电子游戏和半间屋子的玩具,不禁为他们担心,那么强烈的感官刺激之后如何适应枯燥的书本和现实社会,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不是他们的错,是因为他已经适应了不断升级的画面和精彩,当一定年纪你开始强迫他变得喜欢枯燥自然很难。


       我向我外婆求证过多次,面对我娘的奇思妙想,幼小的我难道没有试图反抗,就像大多数幼儿那样哭闹耍浑,我外婆说,当我企图反抗的时候,我娘会微笑着在不远处摇晃奶瓶。几次下来,我就清楚认识到哭闹是没用的,只有干完活儿才有得吃。估计当时心想,算你狠。


       我深深地觉得,这就是一个比狠的过程,斗智斗勇我都敌不过我厉害的娘。


       我养小狗的时候,它满屋拉,我满屋追着擦。还不忍心看它无辜的眼神。一顿饭没少给,因此要它学会自己上外面拉屎就变得难如登天。


       我觉得具体的方法大家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总之就是不能过多的新鲜劲儿给小朋友,否则长大了你想让他专心,就有相当难度了,在限制中,未来才有无限。


2,在小朋友的脑子里面没有“难易”的差别,只有“多少”的差别。


       这一条我觉得和我国古老的传统一致,四书五经这么难的东西,都是在学前发蒙时就先背会了。管他懂不懂,先输入再说,一回生,二会熟。等遇到实际情况的时候,过去学过的自然会跳出来,这种情况和遇到难题再去现学,有本质差别。


       我10岁后的每日课程就有论语,老子,易经,菜根谭之类的内容。虽然现在并不全部记得,但再看到的时候,总是熟悉。毕竟是童子功啊,掌握了精神。


       我娘再进一步地认为,难和易其实也是相对的,先难后易,小朋友就不会叫苦,反而觉得很轻松啦。


       所以,我背的第一首古诗是《春江花月夜》,一周内还要连注解一起背给我娘听。(我觉得背注解这一招儿也挺厉害的。整体消化。)从此之后,四句的古诗,基本跟玩儿一样。


       再比如,她看什么书就直接推荐给我。读完之后跟我交流感受。教会我查字典之后,全家人看书遇到不认识的字,都交给我晚上统一查了之后告诉大家。我的命门就是成就感驱动啊,于是很快就认识了很多字。


       再比如,每天早上看半个小时佛教的大藏经节选,看完,没事儿讲给我娘听。


       这个过程,很有意思,“一利耳根,永为道种”,一粒种子种下去,总是会开花结果的。


       另一句我娘的名言,永远不要去做伸手就能完成的事,你跳一下才能够得着的事才带来成就感和提高。我想这句话埋下了我热爱挑战难度的种子。


3,请按照这个世界的规则对待他,而不是你所谓的家庭规则。


       人生里其实并没有一个时期叫做儿童时期,大家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请不要把小孩当做小孩,用这个世间的游戏规则来对待他,要获得就必须付出,犯了错误就要承担责任。


       而不是用所谓的家庭规则,在指责和原谅之间反复麻木,父母护不了小孩一辈子。


       我娘常在批评我的同时,说“我可以对你很宽容啊,但是社会不会。是你要学习迁就大家,而不是要别人的标准迁就你,你未来被人尊重和喜爱的时候,你自然会感激我”。


       记得我决定想要拜师学画画的时候,8岁,我娘说,我可以帮助你,也可以提供给你最好的学习条件。但是你需要清楚,这并不是我的义务,人和人之间没什么事情是“应该”的,你要花点时间想清楚,是否能够坚持,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你放弃,那么未来你所有的事情我都可能不会管,因为你失去了我对你的信任。


       我到现在都能回忆起很多类似的谈话,即使亲人之间也没有“该”,也需要珍惜,互相尊重,经营感情贯穿了我娘对我的全部教育过程。


       我娘的理论是你很难想象一个连亲人都不够尊重守信的人会对朋友和不认识的人尊重守信。


       后来,我娘果然如她所说,尽她的全力为我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条件,我也如同我当时答应她的那样,遇到困难,没有放弃。


       我想,契约和信用教育是中国大多数家庭容易忽略的,我们的亲情文化里总是更重视强调父母为了小孩含辛茹苦地无条件地付出。并且父母也在自己身强力壮的时候告诉自己,的确是欠了这样一笔债。可是,果真如此吗?


       为什么这一笔付出不能如同别的事那样,“自私”地问问,是否值得如此投入,且不问收成,同样的时间精力其实作为个体你可以去做更喜欢和更有意义的事。


       这就不难理解很多父母到了老年抱怨连天,感叹自己命苦。对孩子有诸多不满,可能是当年,您自己就没有提出过要求。双方为此,并无契约和守信的承诺。


       因为,再亲密的家庭都要面对生老病死,无悔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交代。毕竟我们都是独立的生命,一个人来,一个人走,要确保每一步的付出都是心甘情愿,没有埋下负面情绪的种子,最终就会得到善果。


4,父母的价值观直接传承给小孩。


       重庆有句老话叫做“屋檐水,点点滴”。歌词大意是家里的小孩都是模仿大人的行为,而不是听大人所说的话。也就是说,父母如何做,小孩也如何做,想要小孩爱学习,父母自己必须爱学习。


       我基本从来不看电视,因为我们家就不看电视。我娘在我小时候几乎每天都在家里看书,她宅得住,于是我也宅得住。我妈妈很尊重她的老师,于是我也很尊重我的老师。


       家庭的氛围对小朋友来所太重要了,不然著名的孟母阿姨就不会搬三次家了,小朋友就像是白纸,刷上什么颜料就是什么颜色。这道理再简单不过。


       常常会看见某些家庭,父母天天不是在酒桌上就是在麻将桌上,然后抽空打个电话问小孩,你作业做好了没有啊,要好好学习啊,将来才能出人头地。


       有此类父母的同学长大的确成才,我也见过,但概率极小,都是奇葩。而且也是在70年代大众皆是放养的那个情况下才有戏。摆在小朋友集体现实的今天,估计很难。


       同样的,有时会看到一些父母竟然奖励小孩玩儿,或者惩罚小孩学习。我就完全不解。


       这样的奖惩中自然包含了父母的价值观,学习是痛苦,玩耍时快乐。


       我娘惩罚我的内容从来都是,一周不许看书,或是三天不准画画,当然奖励就是去买书。


       这个奖惩里包含了的价值观就是正面的,读书学习是你的福气,你不珍惜,就不值得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因此,到现在,我被称作“学习控”的原因,其实就是我娘给我埋伏下学习是最珍贵的快乐种子的结果。


       往略深里讲,价值观就是你觉得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以舍弃的。


       如果一个做父母的,自己就根深蒂固地认为升职和股票是最重要的,并且在行为上表现了出来,那么,当小孩高考失利要死要活那天,他如何生动地对小孩进行看开点要经得起挫折的劝说都是无效的。因为,他的小孩已经完全地接受了他把外在肯定放在第一位的价值观。


       同理,如果一个父母在家庭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因为工作或是各种原因没有出现的话,有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希望子女来看望他,而子女没有出现时,就不要觉得惊讶了。


       所以,价值观不是怎么说的,而是实实在在你在行动里体现出来的人生取舍。小孩儿基本会全盘继承,我也见过,那种彻底父母向左,小孩向右的家庭。但是那首先是少数,其次,也不太快乐。


5,心中的慈悲比他的脑子里的智商重要。建立反省机制。


       现在回家,和我娘坐在一起喝茶,我还会跟她开玩笑说,“来,我们来谈一下心吧。”


       小时候,她常常会找各种机会跟我“谈心”,主要内容就是启发我反省自己有没有做错事,或者伤害人。当我主动坦白了诸多自己觉得不够好的行为之后,我娘会继续往深挖掘,循循善诱我继续思考有没有什么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比如无意间说过的那句话,伤害到了别人。


       然后和我一起分析,再遇到此类情况该如何处理。教会我设身处地地体谅别人的难处和不易。


       我讲给一些朋友此段内容的时候,都觉得你妈太过了吧。这样累不累啊。


       可是重点是我没觉得累啊,反而在别人的认同和喜爱中感觉到了很轻松。


       我想,如果要舍弃我娘的所有的其他教育,只保留一项的话,我愿意保留此项。


       无数次谈心,让我学会换位思考,跳出来看自己。学会不自私,爱他人。


       我娘曾经很夸张地说,即便未来你做一份最普通的职业,即使是你去扫厕所,但是你都要成为一个可爱由修养的人。(我当时频频点头,心说,又玩儿我。)


       但是,的确如此,当我16岁之后,独自一人生活在北京,靠写日记跟自己“谈心”,在建立自己的生活时,跟人群相处时,我发现我娘的谈心教诲给我的帮助是最大的。


       有时候,才华,聪明,本事是派不上用场的,但是,一颗能跳出我执,真诚地关心别人的需要的心灵却保护我度过困难和竞争,长期因为反省而带来的性情修养在关键时刻显得威力无比。


       读到这里,我相信你很难不对我娘升起敬意,这也算我给她准备的一个礼物,虽然过去也有人采访她写过她的教育心得,我想如何我不会有我这个“被教育的”写的深入和有现场感吧。


       另一点,我想说的是,一定有人说,咦,你怎么没有提到你爸爸呢。你的教育里你只提到你娘呢。的确,我的童年在单亲家庭状态下度过,我娘很坚强勇敢,我很佩服她。


       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笑笑,就过了。如果总是觉得自己是特别好或是特别悲惨那个,都是妄想执著,心生烦恼。


       我娘用她的行为,教会我直面问题和乐观的心态,勇敢追求幸福以及承担胜过一切。


       在我小时候,教育我的角色就是我娘。我外婆是助教,我还曾经说我外婆是我妈妈的狼狗呢。(哇咔咔,要忏悔呢)当然了,我娘这么厉害,当然是我外婆这个“老娘”言传身教的,我外婆也是个超级好强可爱,有菩萨心肠的老太太。希望她在极乐世界过得开心。


       真是想念那些日子呢。虽然有时我会被骂骂,但是多数时候,都快乐又自由。


       现在,我娘过得跟童话似的,有超级爱他的老公,花园和大房子。幸福地过着小女人的生活。


       有个阿姨,这样评价我娘,说她是革命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


上一篇: 给信佛的家人朋友看
下一篇: 圣徒信主经历 远志明蒙恩归主见证

用户名: 安全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