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次
1-3岁宝宝会打人是什么原因?
一、两岁的孩子,还很难完整表达自我的情绪,往往在情急之下,就会以行动来表示生气、难过、或其他种种情绪。可能他真正认知到的,是眼前的东西要被别人抢走了,所以必须赶快使出最大的力量,以保护自己的需求。
怎么看宝宝的攻击行为?
小宝宝也会出现攻击行为吗?没错,一岁多的宝宝,习惯用“嘴巴”来尝试各种东西。尤其,在这段时间,宝宝的小牙齿一颗颗冒出来,长牙时的不舒服,也会驱使宝宝抓到东西就往嘴巴里送,而这也包括了自己和别人的身体部位。
再者,这时宝宝也很喜欢拉扯,拉头发、拉衣服,其实这些出现的攻击行为“拉、咬”动作,都是因为好玩、有趣。只是,宝宝在使力的同时,并不知道自己力量是否适当,也不太能够理解别人的感受;甚至,当宝宝看到、听到别人的声音提高、加上夸张的肢体及表情,会错认是种游戏,所以,很可能当声音越高、动作越大,宝宝就会越兴奋,力气就会越大,常被误以为是攻击别人的动作。
此外,一、两岁的孩子,还很难完整表达自我的情绪,往往在情急之下,就会以行动来表示生气、难过、或其他种种情绪。可能他真正认知到的,是眼前的东西要被别人抢走了,所以必须赶快使出最大的力量,以保护自己的需求。
有效阻止小宝宝的攻击行为
当宝宝有咬或拉…等攻击行为时,不要忙著骂孩子、或是动手打他。最正确的作法是:
1. 请爸妈需要迅速阻止:
用坚定但平静的口气告诉宝宝:“不可以!”,甚至暂停他想要进行的其他游戏,要让他知道,“这是不对的行为,这样拉(咬)姊姊的头发(手),姊姊会很痛、会哭!”而当宝宝还没能真正体认他人的感觉时,我们就必须有耐心地、不断地重复、提醒,直到宝宝可以理解为止。
2. 帮宝宝表达他真正的想法及情绪:
“帮他说”会是最好的方法!例如:宝宝可能很生气自己的玩具被拿走了,所以用打人或咬人来抗议。如果我们问问他,他可能只会说:“熊熊…”,那我们就可以猜:“是不是熊熊被哥哥拿走了?那你跟哥哥说:请把熊熊还我!”孩子当下的感觉,会觉得:“被尊重、被了解”。而也唯有帮孩子看清、并且面对自我的情绪,才有可能“解除”,而不只是压抑!
3. 让孩子觉得受到重视:
幼儿有时会因想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而继续令人讨厌的行为,尤其有很多兄弟姊妹时,争取成为注意焦点的竞争更剧。
4. 准备足够的玩具:
这个阶段几乎是不可理喻的自我中心期,总是有“我就是要!”“我现在就要!”的心态,他只理会自己的需求,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所以经常出手“抢”别人手上的东西。这时,我们也不妨为孩子准备较为足够的玩具,好让孩子不仅可以自己玩得开心,也可以学会如何与人分享!
对于宝宝的攻击行为,爸妈不需太紧张,因为这是发展的过渡现象,但爸妈必须给宝宝适度的引导,让他渐渐了解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而学会用别的方式表达想法。这也是宝宝成长的过程喔!爸妈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