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次
一、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的问题
举个例子,说好了游戏玩多久,到了点儿却不肯停下来;说好电视看多长时间,结果到了时间却还想看......结果家长认为孩子言而无信,很气愤,强行关掉电视,或者把孩子从电脑旁拖走,孩子很不高兴或者大哭,家长认为孩子活该:谁让你说话不算数呢?!真是理直气壮啊!
家长这么做,“理”真的直吗?
否!孩子这样的表现是一个很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成人也是如此,不涉及“言而有信”的品质。想想我们自己,玩一个游戏,如果没玩完,就被强行制止,会很情愿吗?电视剧正看得津津有味,就让你停下来不许看完,你的感觉如何?一部好看的电影还没结束就被叫走,心里可能在暗暗地埋怨吧。所以,如果正在进行的事情没有做完,就停下来,心里总是不大舒服的。这其实与心理张力原理有关。
你不妨试一下: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头再瞧一下这个圆吧,此刻你脑子里必定会闪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因为你总有一种出于未完成感的心态,竭力寻求终结途径,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被誉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的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这就叫“心理张力”。
所以,如果孩子正在进行的事情没有做完,家长就以“到时间了,说话要算数”为名强行制止,孩子可能就不大情愿,甚至揭竿而起来反抗了。这是正常的心理规律,与讲信用的关系不大。 www.6park.com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看电视、玩游戏,如果不约束的话,可能会无休止地继续下去啊。
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和孩子商量好,约定好,到了时间如果孩子还想再看一会儿,可以妥协几分钟;如果还想看,就再妥协一两分钟。这样孩子往往觉得沾了便宜,而心满意足地停下来了。“规矩”制定和执行都要有弹性 。这个方法实践证明还是很有效的,而且孩子一般不会得寸进尺。
这个方法在解决看电视的问题上要细化,因为电视节目通常时间在二三十分钟以上,如果预计不好时间,孩子没有看完,想停下会有问题。而且电视节目经常会有些噱头煽动孩子继续看下去。建议用网络上的动画片、节目的视频代替电视节目,这样便于控制时间。
二、说好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
一位爸爸说:四年级的女儿对自己要求过高,对于没信心、没把握的事情不敢去尝试,一旦去干了,没干好就觉得不舒服。那天就像有次朋友请客吃饭,本来说好要好好表现的,可一到那儿,看到没她认识的,又没有玩伴,说难为情,不肯进去吃饭。那我们建议回家,她又不肯,他妈妈终于生气骂了她。我建议她平静下心后再决定,结果还是老样子,不肯回家也不肯吃饭,最后强硬着拖她回去,一到家躺床上再怎么都不理你。她怎么说话不算数啊!
其实这与“守信用”没关系。孩子的性格如此,希望表现得好,但是又没信心,又紧张,所以不想进去吃饭。这相当于一个小的心理障碍,我们成人也是如此,有的不敢当众发言,有的一发言就直冒汗、打哆嗦,有的恐高。没有障碍的人觉得很奇怪,他紧张什么,有什么好怕的,但对于当事人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虽然当初说好了,但是临时又紧张起来,是难以克服的。接着理解一下孩子,她不肯回家,可能是因为她不想因为自己而破坏了父母的饭局(她还是一个想把事情做好的人),其实只要顺乎她,让她在外面等着就可以了。
这种事情其实很多,本来孩子对登台表演有些紧张,在家说好了,但是登台前又害怕了;说好了见面要问好,但是见了阿姨又不想问了......此时最忌讳的是强迫孩子,这会让孩子更紧张,以后遇到相似的情形下可能有更大的心理负担,最终可能真的成了心理障碍了,那就追悔莫及了。这些事例在现实中不乏见到。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理解孩子,懂得他的心理,知道哪些事情是正常的,不要空洞地用“说话算数”来约束、压制孩子。
三、先理解孩子,而不是用“说话算数”约束他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可以经常用一句话警醒自己:理解,理解,再理解,这样会很有效果,它会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保持冷静,然后再寻求解决的办法。 www.6park.com
有一位妈妈说,昨晚孩子的语文作业是背诵课文,开始说好了背诵课文是她自己的事情,她自己来完成。看她半天也不行动,我有点急了,眼看快九点了,孩子仍然呆在那里,我心里开始焦虑了,心想孩子怎么说话不算数呢?有些想发脾气的冲动,这时我对自己说,一定要理解孩子,不要简单地说“说话不算数”,他肯定也想早点完成作业。于是我过去看他要背的课文,原来课文较长,孩子无从下手,我告诉他可以先分段背,再整篇背,孩子采用这个办法后很快就把课文背下来了,期间我一直陪在他身边,每背完一段我就鼓掌或亲他一下以示鼓励,孩子很开心,在不知不觉中就把课文背完了。后来我不禁暗自庆幸没有责备孩子,同时也使我深深的感到理解孩子有多重要。
当我们看到孩子没有按照约定来做的时候,先不要着急给扣上一个不守信的帽子,试着先去理解他,也许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