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表的日记
- 教妈妈们做一道辅食-----自制婴儿营养米糊
作法:1.50-60克大米用水洗净,浸泡一到两个小时.试着拿一粒米,指甲可以掐断,就可以磨米了.把水倒些出来,但要留一些水.这样磨起来就会轻松许多.顺时针或是反时针磨都可以.2.把米磨成米浆.米粒成为细细的粉状,浓到从瓷杵上滴下来,就可以了.另取碗舀出一半的米浆,加入三倍的水.放到锅里面隔水加热,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加热的过程当中要用一个长柄的勺子一直不停的搅动.(如果不搅动.米浆就会全部沉到碗底.那样加热以后,碗上面是水,而底下就是一块厚厚的米块.而用长柄的勺子,这样手就不会被热气烫到.用筷子也可以.)3.当米浆快要熟,成为米糊状的时候,可以加一个蛋黄进去.再不停的搅动.搅匀之后,可以盖上锅盖焖一会儿.直到米粉与蛋黄完全熟.4.一次磨的米浆,宝宝可以分作两餐吃.剩下的一半米浆,加入水.放置冰箱当中.可以放一天.米浆和水的比例直接关系到米糊的浓或稀.妈妈们在做过一次以后,就可以有很好的拿捏.
- 6个月婴儿的早教游戏
6个月婴儿的早教游戏 6个月的婴儿喜欢翻身;向熟悉的人微笑;掉、扔、摔东西;捕捉并拍打镜中人;到外边玩;听到“妈妈”会朝母亲看;开始认生,会发脾气;学指物,认五官。骑马唱歌把宝宝抱在膝上,面向前方,妈妈双手扶稳宝宝,让宝宝有骑在马上的感觉,一面唱着儿歌一面用腿按节拍上下抖动:骑大马,骑大马;上高山,跨过河;咯噔咯噔,跨过河!宝宝很喜欢这种有韵律的游戏,练习几次后,当听到“咯噔咯噔”时,身体便会做好准备,一听到“跨过河”时,会自动向高处一跃,配合妈妈的动作。诵唱其他童谣也可使宝宝配合做动作,帮助宝宝懂得童谣的韵律,记得在某几个音节出现之后会有一个有趣的动作。宝宝会以那几个音节作为动作的征兆,主动去配合童谣的表演
- 帮助宝宝适应辅食的小秘诀
帮助宝宝适应辅食的小秘诀当宝宝成长至4~6个月时,原本母奶或婴儿配方奶已经不足以提供宝宝所需的营养素,此时爹地妈咪就可以开始给予宝宝吃副食品。此时宝宝产生不适应及排斥是正常的现象,爹地妈咪可以不用太过担心,如何让宝宝爱上副食品,魏宾慧提供了帮助宝宝适应的小秘诀。 由稀渐浓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爹地妈咪对于宝宝摄取副食品要有循序渐进的计画,不要一下子就希望宝宝可以完全接受,必须视宝宝发育状况慢慢调整,可从稀释一半的果汁、菜汤开始,一开始即使宝宝只吃一汤匙也算是成功的尝试,接下来才慢慢依序从流质(汤汁)→半流质(糊状)→半固体(泥状)→固体逐渐增加。 一次尝试一样新的东西 爹地妈咪可一次尝试一个新的东西,尝试2~3天以后再加入新的,比较不会造成双方的挫折感。如果宝宝不喜欢这个食物,爹地妈咪不用强迫喂食,可以考虑宝宝是否不喜欢这个味道,或者副食品太硬、太稀、太稠,如果强迫喂食可能造成宝宝日后排斥这项食物,不妨先换一道新的料理,过一段时间,调整食物烹调方式,再让宝宝重新尝试。 宝实专用餐具、用汤匙喂食 爹地妈咪可为宝宝准备可爱的专用餐具,提高宝宝进食的兴趣,及让宝宝养成固定的习惯…
- 脐带护理
脐带护理 宝宝出生后7~10天,脐带会自动脱落,在脐带脱落前,为了避免脐带感染,妈咪一天至少要帮宝宝做三次脐带的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妈咪要记得将脐带轻轻拉起,确定脐带与肚脐的接触点(也就是脐带的根部、脐轮周围)也都确实消毒即可。20、脐带护理法 正确的方法,先将小棉花棒沾75%酒精,从脐带根部开始消毒,接着再使用小棉花棒沾95%酒精,从脐带根部由内往外进行干燥动作。即使脐带已脱落,仍要继续保养,直到确定脐带基部完全干燥后才算完成。值得提醒的是,请勿将蜂蜜、麻油擦拭在宝宝的脐带上,不但对保养无帮助,甚至会有感染的危险,千万不可忽视脐带的护理。
- 良好饮食习惯从胎、婴期开始培养
良好的习惯和生活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其实都是在婴幼儿时期奠定的。婴儿生来就有一种被称为无条件反射的先天性反射活动。在家长的关照下,宝宝依靠这类反射维持自己的生存。在这些先天的、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他们开始接受从家长那里来的“教育”,形成各式各样的后天性反射(条件反射),继而慢慢就养成了习惯。因此我们在讨论饮食习惯培养也要先来了解婴儿的早期发育,这样可以使您更容易接受早期饮食习惯培养的意义。1、胎儿期:研究结果显示宝宝在妈妈腹中时已接受了妈妈饮食习惯的熏陶2、新生儿:宝宝一出生味觉细胞就已发育,当给她甜味食品便表现出微笑和满足;有苦味的药物(如维生素K)放入舌头上时宝宝会大哭;婴儿舌头上的味觉的细胞不但已发育而且还有记忆功能哪!婴儿时期尝试过的食品,往往终身难忘。记忆功能往往反应了宝宝的大脑的发育。